“目前全国有60%的核电机组用的是四川‘德阳造’,70%的高铁钢轨产自四川攀枝花。”10月19日晚,在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四场集体采访活动上,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透露道。
四川近年来提出要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制造强省等目标,这对推动四川的高质量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对于记者的提问,郑莉先描述了一幅画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宇宙线探测装置,它是装在四川的稻城,在我们正在接受集体采访的时候,它在不断地‘望宇问天’。同时,全球最深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室在四川锦屏2400米的地底下正在‘寻微探秘’。一个高一个低。全球单体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已经在四川宜宾投产。目前全国有60%的核电机组用的是四川‘德阳造’,70%的高铁钢轨产自四川攀枝花。这样一幅‘地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四川的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在这几年,特别是新时代10年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她说。
郑莉接着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四川的发展,3次来川考察指导,对夯实实体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培育高精尖特企业作出重要的指示、提出明确的要求。四川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制造强省,全省的经济总量在过去的10年连续跨过3个万亿级台阶,去年达到了5.38万亿元,位居全国的第六位,进入了经济大省的行列。
“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可以对记者的问题加以印证。”她说。
一是成为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区。这几年,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踵而至,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继在四川挂牌。又比如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镌刻下了四川的印记,大家都知道的歼20是在四川研制生产,运20、C919的机头在成都生产,嫦娥探测器、北斗系列卫星是从西昌发射基地升空的,“华龙一号”的核心技术也是从四川诞生的。这样一些例子,说明四川是从建国初期老的三线建设基地,现在又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基地。
二是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四川现有的“两院”院士有65人,去年全省研发经费超过了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万亿元。上海的科创板开市以来,已经有17家科技川企成功地敲钟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七位。截至去年年底,四川共有专精特新企业超过了2000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八分之一。
三是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迈上了万亿元的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紧随其后,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四川还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德阳的高端能源装备、乐山的多晶硅、雅安的大数据、遂宁的锂电池、攀枝花的钒钛等特色产业享誉全国。
四是区域战略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2021年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已经接近2万亿元,今年应该是要突破2万亿元。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重点的《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刚刚获得国家批准进入实施阶段,全省经济总量在2000亿元、3000亿元以上的市(州)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四川的市(州)是有21个。去年全国百强的县(区)榜单上有12个来自四川。再看看四川的开放平台和载体,这10年,全省的综合保税区从1个增加到了6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从6个增加到了10个,特别是这几年外商的直接投资到位资金已经超过了256亿美元,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已经连续4年在全国排名第一位。大家难以想象,在西部的一个区的进出口总额能在全国同类区里面排在第一位。四川的自由贸易区挂牌已经有5年,这5年四川已经新增了近20万家的贸易主体。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的新篇章。”郑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