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 正文
新闻中心

福建朋展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福州市长乐市鹤上滨江钢贸城A区9-2#-3# 11-2# 8-3#
电话:13615005757
传真:
联系人:黄经理
邮箱:

大鸿贸易

螺旋钢管或继续呈“长强板弱”分化走势

时间:2016-6-2 来源:大鸿贸易

    2013年中国的螺旋钢管行业深陷泥潭,在经济下行趋势中挣扎,出现了大面积、系统性的全行业亏损。在行业内部,供需矛盾升级,钢厂库存高企,资金链断裂,迫使不少钢厂和钢贸企业停产、转型、歇业,甚至破产,可以说进入了螺旋钢管行业最艰难的“寒冬”。但任何绝望中都有转机,我们应该在最坏的时候做最好的准备——大力推动中国螺旋钢管行业的并购步伐。
 
    至此,欧洲螺旋钢管业达到顶峰,全球十大钢厂中坐拥六席,也是螺旋钢管并购行业真正跨越国界,过渡至完全国际化的阶段。本世纪初,法国于齐诺尔、卢森堡阿尔贝德和西班牙阿塞雷利亚3家企业联合组成安赛乐,钢产能达到46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螺旋钢管企业,形成了第四次浪潮。经过这四次并购浪潮,全球欧美市场的螺旋钢管行业不断地在技术和渠道上整合,融资模式的改进,深化推进了整体产业链的开发。
 
    反观中国,我国螺旋钢管行业并购重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1999年,该时期是政府主导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主要为省内企业重组,也有跨省重组,重组方式为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资产划拨调整;2000年-2005年7月,该阶段的螺旋钢管业并购重组以政府主导为主,港资和民营企业开始参与进来,但此阶段的重组力度不够,由于螺旋钢管企业数量增加,螺旋钢管产量快速增长,行业集中度反而降低;2006至今,2005年螺旋钢管产业政策颁布后,行业并购重组加速,该阶段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国企、民企、外企均积极参与,除了省内、区域内国有企业重组外,还有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联合、并购和重组,既有横向重组也有纵向并购。兼并重组方式从无偿划拨逐步向股份转让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收购的方式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的螺旋钢管行业一共经历了4次并购浪潮,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这个传统制造业,延续了行业生命。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金融巨头JoPo摩根吞并了785家中小螺旋钢管厂,并把收购的这些螺旋钢管厂合并成美国螺旋钢管公司,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型公司,控制了美国螺旋钢管业产量的70%,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的行业合并。20 世纪70 年代,世界排名第六的八番和排名第十的富士螺旋钢管公司合并成立新日铁,其钢产量一跃达到3295万吨,名列当时世界榜首,这宣告了日本螺旋钢管业黄金时代的来临。20 世纪90 年代,欧洲螺旋钢管行业的大并购浪潮,形成了卢森堡的Arbed集团、法国的Usinor集团、英国的Corus集团、德国的Thyssen-Krupp、意大利的RIVA 集团、英国的LMN(Ispat)集团等国际大螺旋钢管集。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第三阶段的深水区。在深水区中,民营企业的自发并购尤为重要。在《螺旋钢管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幅减少螺旋钢管企业数量,全国形成六至七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因此,占据中国螺旋钢管行业半壁江山的民营螺旋钢管企业只能通过并购重组才可以生存,最终整合成一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螺旋钢管集团。从螺旋钢管行业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政策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求,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主要是强调企业投资行为的发生将主要从企业的经营能力出发,立足于市场需求,从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就螺旋钢管厂并购而言,政府完全主导式的并购行为或将相对减少,政府在螺旋钢管厂并购中的作用或将逐步淡化,民企主导的并购也将成为大趋势。
 
    当中国的工业化正在走向后半程,螺旋钢管产业同样要告别“跑马圈地”的岁月。已扎根资本市场多年的众螺旋钢管厂,其价值无疑需要重新定位。就在河北螺旋钢管“忍痛”炸掉承德高炉、自减产能的前5天,注册地同属河北的另一家螺旋钢管上市公司新兴铸管,却在为增产而“逆天”筹资—公司宣布以高于二级市场10%的价格实施增发。最终结果是,包括华融信托在内的数家机构主动买套。
 
    站在金融行业的角度看,以银行为例,以往单纯的向螺旋钢管企业贷款的间接融资手段,很容易导致批量性、区域性不良率的升高,促使银行的风险大幅度上升。只要改变融资策略,从单一的资金提供方变为协助这个行业在经济下行中做风险预判,通过和全方位金融服务,从企业的单一资金需求发展到整个行业的整合,让虚拟经济最大可能地参与到实体经济中去。
 
    螺旋钢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把这记忆硬生生地淡化甚至抹去,何其艰难。这种滋味,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尝过,70年代的欧洲尝过,80年代的日本尝过……淘汰产能的日子里,它们都绕过弯路。
 
    挥不去的1997新兴铸管从A股拿到的第一桶金要追溯到16年前—公司在1997年5月首发上市,而那一年正是A股螺旋钢管资产大扩容元年。1997年之前,两市仅有3家普钢类公司,分别是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和莱芜螺旋钢管控股的鲁银投资,首发募资合计不足25.5亿元。
 
    行业IPO的僵局在1997年被打破,“揭竿而起”的恰是刚刚完成国内“第一炸”的河北螺旋钢管前身—唐山螺旋钢管。同年,新兴铸管、广东韶关螺旋钢管,以及辽宁的本钢板材和鞍山螺旋钢管均在A股上市,其中本钢板材还抢先在B股发行,以至于1997年螺旋钢管行业IPO融资总额超过41.7亿元,不仅刷新年度新高,甚至超过以往6年的总和。
 
    伴随着融资成功,大型螺旋钢管企业接连崛起。1999年之前,国内尚未有一家企业粗钢年产量超过千万吨,但到2007年年初,这一数字已经达到9家,且这9家企业无一例外属于A股上市公司。
 
    据申银万国的分类,目前两市有26家普钢类企业,它们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从200亿元跨越到500亿元以上,增速惊人。一时间螺旋钢管业“土豪”辈出。然而,2008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终结了中国螺旋钢管产业的春天。
 
    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就在1997年的第一天,原国家冶金部部长刘淇宣布,中国1996年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位。世界粗钢产量之王的归属,和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极其默契:1880年之前,这个宝座属于英国;20世纪初至1970年,转交给美国;1970年至1989年归前苏联所有;而1989年至1996年期间,则一直被日本牢牢占有。这一棒到1997年移交至中国至今。
 
    可以说,我国的资本市场拥抱螺旋钢管产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不仅助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且是螺旋钢管产能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重要一环。而且,早在2001年之前,新股上市仍实行审批制,地方政府在推荐优秀企业上市的过程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在那个背景下,从1998年至2001年年底,12家地方及中央龙头螺旋钢管企业突击上市,地域涉及浙江、山西、湖南等11个省、直辖市,四年内IPO融资总规模接近200亿元之巨。
 
    迈不过的2008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上述26家螺旋钢管厂全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总和从514.1亿元,径直下滑到216.7亿元,同比缩水近六成。其中,韶关螺旋钢管年度巨亏16亿元。2012年年底,全部26家粗钢上市公司合计亏损总额已接近87亿元。这当头一棒,与上世纪石油危机之于欧美的螺旋钢管业的影响很相似—经济下滑、需求萎缩、成本上涨、业绩亏损、企业裁员……
 
    但中国的螺旋钢管产能不但没有随着市场需求萎缩而下降,反而不断大肆扩张。2008年危机爆发当年,包括后工业化国家在内的全球螺旋钢管产量整体下滑21.5%之时,中国的螺旋钢管产量仍逆势上涨。
 
    配售结果公布时,A股的“小伙伴”们惊呆了。除原股东优先认购部分,网下申购的四大机构包揽了剩余84.4%的股份,华融信托凭借两款单一资金信托计划获配近1.6亿股,份额居首。同样以单一资金信托计划获配的国投信托以7977万股位居第二。从2008年至2013年,新兴铸管一家公司已先后三次从A股累计再融资超107亿元。
 
    9月末的A股,一边是新兴铸管融资成功的欢呼声;另一边却是河北螺旋钢管“忍痛”炸掉承德高炉的硝烟。余宝山告诉记者,产能不见底,A股螺旋钢管企业就难言盈利。但现实却是,2013年新增产能远超所淘汰的落后产能,全行业产能“越减越高”。
 
    根据中钢协最新预测,到2013年年底,中国粗钢年产量有望再创7.8亿吨历史新高。同步上涨的,还有螺旋钢管厂对直接融资的“胃口”。2008年至今,资本市场源源不断为螺旋钢管产能扩容输血超2000亿元,其中股权再融资998.6亿元,债权融资1154亿元。
 
    就在河北螺旋钢管壮士断腕般炸掉承德子公司高炉之时,同省的另一家上市螺旋钢管厂却在为扩产而试图从股市融资。当9月19日,新兴铸管宣布以高于前一日收盘价10%的价格进行增发时,包括中山证券螺旋钢管研究组组长余宝山在内的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批发价比零售价还贵,有谁会主动买套呢?”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表示,当下淘汰的是螺旋钢管产能,而不是螺旋钢管产业。螺旋钢管产能增长过快、淘汰过慢,暴露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角色错位等问题。要让螺旋钢管业迈过这道坎,必须要充分尊重市场淘汰的过程。今天,看似发生在上市螺旋钢管厂身上的炸炉减产能的一幕,其实正是A股螺旋钢管巨头们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