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贷政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市场强烈关注。2月12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广西南宁市多个楼盘对外宣称“住房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且当地多家银行予以证实。此事随即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所谓的“房贷年龄延至80岁”,并非指80岁还能贷款。其严格的定义是,房贷申请人的年龄和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80年。而据财联社记者了解,中信银行方面虽然将申请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放松至80年,但贷款人年龄最大仍然不得超过70岁,且相关业务前提是已经核实贷款人收入流水满足贷款要求。在此前,行业的一般惯例是二者加总不得超过70年,但也曾有银行放宽这一限制,调至75年。
从昨日舆论走向来看,很多网友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样是在助长“炒房”,“80岁还在还贷太不人道”。笔者的看法则是,这类观点一定程度上过于情绪化。因为客观来看,当前中国人均寿命在不断增长,部分中老年人群真实存在住房改善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房贷年龄延至80岁”的服务未尝不可。
从行业内的实际情况来看,此前已有大行放宽限制,将房贷年龄延至75岁。多地也曾出现过“组合贷”、“接力贷”等产品,在家庭成员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将房贷年龄做到80岁。这些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旨在用更宽容的信贷政策,吸引更多的刚需客户进入楼市,或者说是希望拓展更多的房贷市场——毕竟房贷过去一直是银行最优质、最稳定的贷款。
但要强调的是,无论信贷政策怎样创新,金融机构恪守最基本的风险底线仍然是第一位的。对房贷业务而言,贷款人需求的真实性、收入和流水的真实性,以及还款来源的稳定性是风控核心要素,这些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通融。无论当下提供类似服务的银行机构涉及多少家,都不能放松按揭的风险标准,要确保每一笔发放的房贷有足额的抵押担保,否则对贷款人、金融机构来说都不是好事。银行切不可为了一时的考核指标或者其他因素罔顾基本的风险。
同时,考虑到按揭贷款,特别是新房按揭通常与开发贷配套捆绑,我们还要警惕是否有的金融机构为了顺利回收自身开发贷而降低零售端的风控标准。不过从此次事件来看,南宁当地银行守住了“贷款人年龄不超过70岁”这一基本的行业风控惯例,因此其助力开发贷回收的动机并不存在。但从舆论来看,相关政策显然利好区域内的房地产市场,以至于引发外界质疑。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应对措施应是当地监管部门牵头,对规则统一厘清再予以发布,这样更具权威性。
最后,对于购房者来说,也需要对自身的需求和偿债能力有清醒的认识,要量力而行而非冲动行事。如果认为相关政策的变化再度打开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空间,那就更是错的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