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山西代县铁矿滑塌事故发生后,山西对本地非煤矿山的管理更加严格,至今代县内铁矿山采矿仍不能正常生产。为积极推进省内非煤矿山的复工复产工作,山西年后陆续召开几次工作会议并发布相关文件。未来山西省内的非煤矿山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要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并将引入智能化建设。具体文件如下:
1、保安全:
《关于开展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2023年2月9日
整治目标:
为全面摸清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风险底数和安全生产状况,重点整治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未依法履行审批程序、未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以及未按规定严格管控重大安全风险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有效提升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面向对象:
全省所有基建、生产、停建、停产的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含井田范围内历史上曾进行过露天开采的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特别是利用露天采坑堆存尾矿、废渣或者露天与地下同时作业的露天转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矿山。
时间安排:
2023年1月至3月-自查自报和全面摸底复查阶段
2023年4月至5月-集中整改和督导检查阶段
2023年6月-总结评估阶段
文件来源(公开):
http://yjt.shanxi.gov.cn/zwgk_0/zfxxgk_78327/fdzdgknr_78331/tzgg/yjttzgg/202302/P020230217533969233101.pdf
?
2、重整合:
《铁矿企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
重点内容:
现以现持有采矿许可证、划界批复、探矿许可证的铁矿企业为基础进行整治整合重组,整治整合重组后全市铁矿企业数量下降30%以上。整治整合持1个许可证,多个生产系统的矿山企业,实现一个采矿证范围内原则上只有一个独立生产系统。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结合铁矿基地建设和存量资源整合,鼓励铁矿企业通过资源资产化管理、区域集团化重组等方式,组建区域性、综合性的铁矿企业集团。整合后,全市所有铁矿企业基本形成矿山开发布局有序合理、开采规模结构整体优化。
具体要求:
新建、改扩建和整合的铁矿地下开采最低生产规模不小于 60 万吨/年、露天开采最低生产规模不小于120万吨/年;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30 万吨/年、露天开采生产规模 60 万吨/年逐步过渡达到最低生产规模,且服务年限不少于 5年。到2024 年年底,铁矿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和智能化绿色发展,形成生态文明优先,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调研情况:
山西A矿山:我们现在确实是在资源整合,按矿脉来分,3至5家并1家。
山西B矿山:之前就有提出整合资源,一个矿脉一个矿权,要求今年整完,如果涉及多个矿权的应该要协商或者招标了,现在在做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等着验收呢。
文件来源(非公开)
?
3、引智能:
《关于开展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2月8日
建设目标:
通过加快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将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技术引入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推动非煤矿山装备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非煤矿山企业,基本实现采掘工作面无人(少人)操作、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各系统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
1.2024年底前,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10家非煤矿山企业(名单见附件),建成第一批智能化非煤矿山,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其他非煤矿山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在达到验收条件后,可同步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可认定为智能化非煤矿山企业。
2.2026年底前,选择不同类型的非煤矿山企业,建成第二批智能化非煤矿山,形成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建设经验。
3.2028年底前,选择全省单班入井30人以上、采深800米以上的地下矿山和边坡高度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等三类高风险非煤矿山企业,建成第三批智能化非煤矿山,有效管控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风险。
4.2030年底前,全省具备基础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同时淘汰所有生产工艺落后、不具备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
重点任务:
优化矿山生产系统管理、提升矿山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矿山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建设标准: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化供配电系统、智能化通风排水系统、智能化运输系统、智能化监测系统、工业控制安全与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管控平台与网络通信系统
附《山西省第一批创建智能化非煤矿山示范企业名单》
其中涉及太钢峨口铁矿(地下)、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袁家村铁矿、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公司3家铁矿山。
文件来源(公开):
http://yjt.shanxi.gov.cn/zwgk_0/zfxxgk_78327/fdzdgknr_78331/tzgg/awhtzgg/202302/P02023021759812645762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