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钢结构不仅对建筑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也是钢铁行业优化建筑用钢消费结构、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5月28日~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202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指出,“保持产业链合作共赢是钢协一直追求的目标。推广应用钢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钢协愿与建筑界同仁携手共进,共促钢铁、建筑两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以下简称中建金协)主办,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以下简称钢结构分会)、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公司、湖北省建筑业协会、武汉建筑业协会联合承办,以“绿色引领、智能建造,实现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协同发展,加快数字技术与精益制造、绿色建造的深度融合,推进钢结构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全面提高钢结构建筑质量、技术与应用水平。
会议同期举办了2021年钢结构建筑绿色发展高端论坛、集成房屋论坛、钢结构建筑“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技术交流会、产业链绿色建材产品展示会等,钢结构行业同仁就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以更好地促进上下游产业链技术、产品体系的融合、交流合作和协同发展。同时,会议公布了“2020年度建筑钢结构行业竞争力榜单”“第十四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等榜单。
钢结构在建筑业占比提升空间仍较大
大会全面总结回顾了我国钢结构行业呈现的新业态、取得的新成就,推出《2020年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钢结构分会会长孙晓彦在会上分享了该报告。
2020年,国家出台各项利好政策,保障钢结构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推动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该报告指出,近年来,建筑钢结构的产值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产值提升而同步增长,钢结构行业在建筑业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3947亿元。其中,钢结构产值达到8100亿元,比2019年增长8.6%,占建筑业比例达3.07%。从产量上来看,2020年,我国建筑钢结构产量达到8138万吨,比2019年增长8.14%,占粗钢产量的7.7%。钢结构的产值和比重虽然逐年提升,但在建筑业的占比仍旧不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钢结构住宅得到了广泛应用。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应用提供了机遇,集成房屋在应急救援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到38.5亿平方米,其中钢结构建筑竣工面积达到4.55亿平方米,占比达11.81%。
同时,钢结构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钢结构超高层、大跨度上体现出“中国建造”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钢结构住宅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大力提倡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其核心要义是以绿色发展为宗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其中,钢结构住宅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建金协会长郝际平在大会上介绍,钢结构住宅对于老百姓而言好处多多:一是抗震性能更优。钢结构具有韧性好、延性强、不易倒塌等优势,可有效降低地震产生的影响。二是实际使用率高。由于钢梁、钢柱截面尺寸小、占用空间少,钢结构建筑较传统住宅的套内使用面积(指室内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结构面积)明显增加。三是户型灵活多变。因钢结构跨度更大,室内空间格局可以灵活布置,实现“一户多型”,并且可以根据后期使用情况进行二次分割,从而满足住户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四是更加绿色、健康、舒适,可以有效保证居住品质。
钢结构住宅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也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水泥、沙石和建造用水的消耗,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噪声和空气污染,而且钢结构建筑物拆除以后,钢材还可以循环再利用。从建造方式来说,目前钢结构住宅的现场施工工序大幅减少、工期缩短、用工数量减少,使得工程项目的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便于资金快速回笼,经济效益显著。
集成房屋,又称可移动或可多次拆装房屋,是钢结构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2020年,武汉抗疫战场的主要力量——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主要结构就是集装箱活动板件现场拼装而成的。集成房屋运输方便、安装迅速、组合灵活的特点在抗疫医院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随着装配式集成建筑的快速推广,钢结构行业将进入发展井喷期。当前,钢结构行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推动绿色住宅工业化政策,把建造绿色、安全、智能的绿色环保住宅作为发展目标。
钢结构行业将积极推广新型建造方式
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是建筑业当前的重要目标。202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要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钢结构公共建筑和钢结构桥梁应用,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推进钢结构全产业链不断创新升级。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庆英表示:“钢结构的绿色必须建立在尽量延长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如果用十几年就得拆掉,那么它本身是高耗能的,也不绿色。因此,发展钢结构要把合理性、经济性做好,延长使用寿命。”
《建筑》杂志社社长文林峰总结了新时代钢结构建筑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八字方针,并认为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钢结构建筑行业面临的观念不先进、政策不落地、供需不平衡、机制不创新、体系待集成、管理跟不上、装修是短板、优秀范例少等问题。在文林峰看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关键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这些指标包括建筑寿命、住宅能耗、建筑层高、楼板厚度、门窗系统标准等。
在新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推广新型建造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强“中国建造”的关键路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总工委理事长、中国建筑集团总工程师毛志兵认为,“制造+创造+建造”是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基因。
郝际平针对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提出4点建议:一是加大对钢结构建筑的宣传、科普力度。目前,人们对钢结构的认识不深,普遍没有全生命周期概念,只注重一次性投资。他建议,要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大对钢结构建筑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宣传力度。二是抓好科技进步工作,做好系统研究,对那些还不是大问题、但影响观感的小问题展开研究,如建筑的裂缝等。三是培养好钢结构设计、加工、安装的人才队伍。四是不断总结经验,拓展钢结构应用领域。
骆铁军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围绕钢铁、建筑行业协同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产业生态圈建设,搭建覆盖钢铁生产,钢结构设计、制造、施工及房地产等企业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二是以标准化为主线促进产业链共融,协同制定、修订钢材标准和钢结构制造、设计规范,打通从生产到应用的堵点。三是加强推广交流,宣传钢结构在抗震、绿色环保、施工周期、综合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