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2025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踊跃建言,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主要聚焦绿色低碳、兼并重组、优化税收环境等方面。
Mysteel汇总了代表委员对钢铁行业的建言,详细内容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建设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国家级的创新平台,这样让技术能够共享,共同来系统研究未来钢铁工业碳中和的综合解决方案,甚至建设引领全球的钢铁工业绿色低碳的策源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建议给予兼并重组钢铁企业更多支持,加快建立更加科学的产能治理新机制,引导钢铁企业退出落后低效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建议进一步完善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配套体制机制,构建适应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持冶金矿企综合利用排土场固废资源;进一步简化矿权审批程序;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抓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大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强化市场引导推动航空工业用特殊钢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建议由国家部委牵头,加快建立国家级碳足迹管理平台,并向出口企业开放使用;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龙头企业与高校、研究院等共建“低碳冶金创新联合体”,配套设立“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攻关专项基金”等专款,重点支持氢冶金、富氢喷吹等关键低碳技术研发。同时,完善低碳项目专项金融支持体系等措施,搭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金融助力”的协同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集团萍安钢铁炼铁高炉车间技术员温菲:建议宣传部门深入挖掘全国的工匠故事,传承好工匠精神,鼓励省委宣传部主动向中央宣传部推送本土的工匠故事,同时加强对宣传内容的创新,增强宣传效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建议大力引导和发展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及钠离子电池储能等多元化储能技术路线,以满足钢铁行业多场景及极端环境储能需求。支持钢企将储能设施深度嵌入其综合能源系统,通过与光伏风电、余热回收、氢能制备等场景的联动优化,开发动态充放电策略,提升绿电消纳与经济性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朱小坤:建议主管部门可以细分出口退税政策,区分产品类型,对于高端特钢产品,特别是高速工具钢、模具钢、合金粉末钢等继续给予出口退税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山钢日照公司科技质量中心、钢铁研究院专家胡淑娥: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考核机制和行业管控体系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政策激励+标准约束+市场引导”的立体化支撑框架,形成国家通过碳市场与财税政策引导全局转型,地方以差异化考核推动区域特色减碳,行业以标准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深度脱碳,最终实现“政策护航—市场驱动—技术突破”的良性循环,将碳约束转化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强化研发力度与人才队伍建设协同,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矿所属中国一冶电焊工、高级技师赵宗合:建议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训载体建设,在先进钢结构、高端装备制造、特种材料焊接优势区域,扶持打造区域性培训中心;下更大力度补助企业研发和培训投入,以企业为中心链接政策激励、职业教育、行业资源,打通“企业培养+创新赋能+产业升级”链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加强机器人焊接操作、特种材料焊接工艺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建议加快支持建设稀土领域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完善中试项目相关管理制度;统一地方税种执行标准,营造公平税收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武汉琦:加速打造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装备制造业安全可靠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在矿山、建材、煤炭、冶金、新能源、机器人等多场景应用,鼓励国产芯片和硬件厂商优先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加大相关领域人才梯队建设,打造国产工业操作系统新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冀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华: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在税收优惠方面,对创A企业实施环保设备加速折旧、环保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建立钢铁行业绿色技术共享平台,促进新技术在行业内的快速推广应用,推动全行业绿色技术水平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宇:一方面,将继续夯实传统优势区域,加快布局新兴区域,寻找战略机遇,做大做强钢铁出口;同时,借助湖南国贸集团平台,拓展全球业务,助力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全球产业链布局,积极“引进来”“走出去”,争取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计量中心化学分析室化验工杨正平: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区域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深化跨区域协同与政策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生产计划部邢京龙:建议持续加强顶层引导与政策支持,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特种机器人产业稳步发展;建议加强新兴技术融合,推动重点领域探索应用;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持续加强完善产业链协同与区域布局;持续加强加强人才培养与开放合作,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
全国人大代表、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发力“科技创新‘新’突破”和“产业升级‘拓’新局”。瞄准“新”字,以科技创新深度赋能钢铁产业升级等制造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全力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向新材料基地进军,加速建成冶金行业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并朝着灯塔工厂目标奋进。紧扣“拓”字,以产业焕新培育市场增量。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钢铁等传统产业在应用AI大模型时不应贪大求多,不能指望用一个大模型解决企业里所有的问题,应聚焦解决某个场景的具体问题,做场景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和专业大模型。
附:人大代表为钢铁行业发展建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