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在南京举办“钢铁冶金工业多元储能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标准助力多元储能应用推进工作会议”,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原巡视员、稀土办原主任贾银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贾银松指出钢铁企业要把握市场机会,抓住多元储能新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强化钢铁与储能等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发展。期望商协会密切合作,共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政策、标准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以下是贾银松讲话全文: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我们需精准把握政策取向,积极抢抓机遇,谋求高质量发展。尤其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的新机遇。
一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新机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的讲话精神是首要任务,今年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1月23日总书记在考察本钢时强调,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要继续努力,把短板补上,把结构调优,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这不仅是对钢铁产业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更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二是2月17日,总书记在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央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正当其时。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定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三是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江苏省代表团的讨论时,提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4个着力点,强调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讲话精神指明了产业创新的新路径,开拓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大方针政策,两会也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与措施,以中国方案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更好地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实施更为积极的宏观政策,例如通过发行超长国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两稳、两新、两重、双碳”等具体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此次提振消费作为重点措施的第一项,并制定专项的行动方案。以往的不同点,从需求侧发力,拉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二是把握好产业政策的新机遇。钢铁产业政策倍受行业关注,总书记1月23号讲话,充分肯定了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钢铁产业政策来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规范,3月20日在江苏省召开产能置换宣贯会,旨在稳经济增长,防行业内卷。其基本思路是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加速低效产能退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向新图强,扎实推进增品种、挑品质、创品牌的“三品”工作,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和特色化进程。江苏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二大省,且钢铁产能占比超10%的工业强省,通过绿色转型、智能升级、产业链协同等创新举措,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中央提倡的“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的“两个健康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均在江苏省代表团提出,江苏省钢铁行业积极响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月3月是抓住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的关键时期,2月17日中央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以及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文章。
三是即将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首先这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发展大有可为、正当其时,更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江苏省民营钢铁经济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希望江苏省的钢铁行业能够在未来进一步发挥示范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发展。其次是把握市场机会扩需求稳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加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协同创新。例如,今天的储能大会,就是和钢铁新材料与新能源、储能新材料的有机结合。在钢铁行业中已经涌现三个方面的示范性的典型,一是煤、焦、化、氢、盐的协同发展;二是风、光、电、氢产出应用一体化,如天津的示范性企业;三是电流短流程和风电、光电、光伏储能应用,江苏的徐州金虹就探索出了一条成功路径。由此可见,民营经济的活力正明显增强。最后,钢铁业、储能业与储能等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发展,正在初步形成一种新的业态。上述三个市场内容,为发展钢铁新材料提供了新契机,有助于促进钢铁共性新材料的发展。例如,固态储能中钒钛的储能新材料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示范,稀土固态储能示范点也在江苏落地,我们要深入要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政商融合等创新模式,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商协会应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努力提升政策、业务服务能力,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增强政策动力,增添市场活力,增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